业务范围
衡阳县:推进“农村公路+”新“途”径打造乡村振兴好“途”景
来源:m6米乐最新网址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2-25 01:05:12

  农村公路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、先导性设施。近年来,衡阳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,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宗旨,从始至终坚持把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,系统谋划、真抓实干、开拓创新,协调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,以“农村公路+”融合发展新模式,将乡村旅游、产业高质量发展、物流运输、和美乡村等新时代新元素融入到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中去,努力让农村公路成为全县130万老百姓的幸福路、致富路、振兴路,成功创建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,为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、现代化新衡阳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。

  衡阳县是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,是湖湘文化的代表城市和发祥地,王船山、彭玉麟、夏明翰、琼瑶等贤士文人都诞生于这方热土。同时,这里山川秀美、景色宜人,县内有与“杜甫草堂”齐名的“湘西草堂”,有被誉为“湖南生物基因库”的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,有丹山如画的黄门寨丹霞地质公园,有佛教圣地、千年古刹伊山寺等等。多年来,衡阳县公路部门深挖本土深厚文化内涵,积极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资源一体建设开发,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古迹遗址、乡村休闲、研学旅游等有机融合,将旅游景点、美丽乡村、特色小镇等串点成线,为全县旅游业发展助力添彩。

  目前,该县已全面建成农村旅游资源产业路152.53公里,打通了通往九峰山、金华山、白石园、万源湖、织女湖、岣嵝峰、船山故居、清花湾等地的通景公路,打造了曲兰镇、金兰镇、梅花村、华山村等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,并成功创建为第三批“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建设重点县”“首批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”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、3A级旅游景区4个、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等省级旅游品牌20个。在旅游公路的加持下,衡阳县近年来连续举办油菜花节,使得衡阳县的春日美景屡次出圈,三月沿着公路去踏青,到衡阳县登山、赏油菜花、吃乡里土菜,已经成了周边县市居民春日短途出行的首选。

  衡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,全国重要的商品粮、油、猪生产基地,目前基本建成了50万亩高档优质稻产业园、100万头生猪基地、70万亩油菜基地、20万亩果蔬基地,并成功创建了寺门前猪、台源乌莲、长永甲鱼、湘黄鸡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,“四主三特两茶”优质农副产业生产格局初步形成。过去一段时期由于交通的制约,农产品的输出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。在推进农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,该县坚持规划布局最大限度地考虑产业高质量发展因素,让建成后的农村公路助力沿线产业发展。

  “十三五”以来,衡阳县完成提质改造农村公路521.3公里,修建乡镇通三级公路47.621公里,自然村通水泥路830公里,实现了25户/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(沥青)路,实际做到了水泥路通村入户。农村公路的建成不仅完善了农村地区的公路网,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种植业、养殖业、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,依托一条条农村公路串联产业产区,坚持“一乡一业、一村一品”发展思路,推动油茶、乌莲、长永甲鱼、寺门前土猪、湘黄鸡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,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。比如,拥有多项国省荣誉的角山米业目前在售品类70多个,产品直接销往全国各地;渣江米粉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方式扩大销售经营渠道,产品走进湖南、珠三角的千家万户;志宏农场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带动当地老百姓种植红薯2万余亩,年销售鲜薯3万余吨、加工红薯粉2万余吨、加工薯类零食产品5千余吨,真正把小红薯做成了大产业;民康农业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带动周边农户从事“稻+鳖”立体种养,户均年增收达6万元以上。

  农村公路好比是人体的“毛细血管”,微循环畅通了,大动脉自然也就畅通了。近年来,衡阳县依托完善的农村公路路网,顺应农村居民安全、便捷、经济、舒适的出行需求,遵循“集约经营、乡村全通、统筹规划、价格惠民”的原则,积极地推进道路客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资源配置改革和监管制度改革,全力打造农村客运升级版。目前,衡阳县有农村客运+线条、城乡公交线台,农村客运正向公交化、定制化、融合化转型发展,建制村通客车覆盖率达到100%,“出门水泥路,抬脚上公交”渐成群众出行常态。

  同时,该县紧紧抓住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这一机遇,大力推动快递行业快速地发展,实现县、镇、村三级物流网络系统全覆盖。依托衡阳县特色农产品形成的品牌优势和客户网络,建设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、县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,建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230个,“统一标识、统一标准、统一功能、统一管理”的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逐步形成。农村物流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,有力保障了“工业品下乡,农产品进城”的双向流通。

  深入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把“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”融入农村公路建设中。尊重自然景观原始样貌,充分结合地形、地貌、村庄特色等改(扩)建农村公路,使农村公路构造物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、路景融合,让“农村公路+生态文明+宜居家园”协同发展、相得益彰、互为辉映。

  近年来,衡阳县认真学习借鉴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把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作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牵引性抓手,把“四好农村路”等基础设施相互连通作为重要的着力点,着力推动“四好农村路”由沿线的美丽乡村风景线景区村建设一体化来推进,将垃圾治理、空心房拆除、道路旁边的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屋场建设结合起来,集中打造了梅花台九片、明翰湘西片、文昌玉麟片、华山片4个“和美湘村”示范片,建成了美丽屋场50个。随着“和美湘村”建设的深入推进,乡村已慢慢的变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。

  农村公路连接着农民的增收致富、农业的提质增效、农村的持续繁荣。下一步,衡阳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,优化交通服务,走出一条“公路一业突破、引领多业融合”的发展新路子,真正把“四好农村路”建成广大人民群众致富路、幸福路、振兴路,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衡阳县筑牢交通基础。